帮助
用字原则
榕典是一款多来源的闽东方言线上辞典。到目前为止,榕典已对《戚林八音校注》、《榕腔注音辞典》、江苏教育出版社《福州方言词典》与福建人民出版社《福州方言词典》的部分文本数据进行了数位化处理。
然而,各辞书用字不同,同时,部分辞书的部分词汇也存在着有音无字的现象。为方便用户进行检索查询,榕典确立了一套用字原则。现将此原则(2020.8.17版)公布如下:
先决条件
参与用字筛选的词汇,来自于各类辞书/著作/民间文献,但不包括谐音前缀/分音词。若无法分辨是否是谐音前缀/分音词,那么该词汇亦进入筛选流程。
筛选流程
(主语为参与用字筛选的词汇,下略)
-
是否出现了不同的写法?
- 是,存在不同的写法。进入下一轮。
- 否,写法一致。直接选择。
-
是否有字可写?
- 是,全部有字可写。进入下一轮。
-
否,舍弃无字可写的来源。进入下一轮。
- 若全部无字可写,则进入造字环节。
-
是否不存在讹字(如对本字的考证是错误的)、讹音(如记音错误)?
- 是,没有讹字、讹音。进入下一轮。
-
否,舍弃讹字、讹音。进入下一轮。
- 若全部都是讹字、讹音,则进入造字环节。
-
是否未经过合音?
- 是,未经过。进入下一轮。
-
否,该词是合音词。那么是否可以确定合音前形式?
- 是,选择合音前形式。
- 否,或合音后与原词产生区别。进入下一轮。
-
经过上述几轮筛选后的字词,按造字法与用字法,分为四种:本字、俗字、同音字、训读字。优先级为:本字≈俗字>同音字>训读字
- 若使用优先级较高的用字会产生歧义,则不选择该写法。
-
在本字与俗字中,优先选择学界有共识的、没有争议的本字与被民间普遍接受的俗字。若二者冲突,则以民间接受度为基准。
-
若只有同级比较,那么以 Unicode
码拓展集的先后顺序为优先。
-
若某来源的写法没有 Unicode
码,则优先级置于最低。
-
若 Unicode
码先后顺序一致,则按民间接受度为基准。
造字原则
-
优先选择同音字。(此处的同音字非上文所指的、各来源中参与筛选的同音字)
- 若无同音字可选,或使用同音字会造成歧义,则选择训读字。
-
若无训读字可选,或使用训读字会造成歧义,则暂造一个汉字。(优先按照福州民间俗字的造字习惯来,如为俗字添加偏旁“亻”等。)
- 优先选择形声字。
-
若形声字没有合适字符,选择暂造会意字、象形字、指事字,此三者没有先后顺序。
谐音前缀、分音词
-
暂将符号“㞢”置于词根前表示主元音为 i
的谐音前缀,如“㞢写”(音 si53
sia33,单字音
sia33)。此写法脱胎于江苏教育出版社的《福州方言词典》。原书将谐音前缀的注释写在“之”条目下,为避免产生歧义,榕典将“之”的异体“㞢”作为该词汇条目的推荐用字。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大,作为表示该类谐音前缀的特别符号。
-
暂将汉字“噜”、“㖮”置于词根前,分别表示发音为
lu、lung 的谐音前缀,如“㞢噜傲”(音
ngi21 lu53 ngoo213,单字音
ngoo213)。
-
将符号“々”置于词根后表示分音词,如“反々”(音
be33 leing33,单字音
being33)。此写法来源于陈泽平老师的《福州方言研究》。
推荐用字
- 榕典呈现于网站上的,是经过上述机制筛选出来的“推荐用字”
-
若某一词汇有新的写法出现(如学界在本字考方面有新的进展等),则该词汇重新进行一次筛选。
- 榕典亦将提供查看原书用字的功能,该功能将于未来上线。
文献来源
-
已上线(或部分上线)
- 冯爱珍 1998 《福州方言词典》,江苏教育出版社。
-
李如龙 王升魁校注 2001 《戚林八音校注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。
-
《戚林八音》声纽歌诀内的“喜”,正文皆作“非”。榕典从歌诀用字。
-
R. S. Maclay & C. C. Baldwin & S. H. Leger, 1929,
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,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
of Shanghai.
(注:
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
一书无官方译名,故而中文译名多样,榕典取其中一种,乃《榕腔注音辞典》。该书的数位化仅完成了《目录(Index
of Character)》部分。)
-
未上线(校对中)
- 钟德明 1906 《加订美全八音》,永昌书局。
-
李如龙 梁玉璋 邹光椿 陈泽平 1994 《福州方言词典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。
-
福建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0 《连江县志·方言志》,方志出版社。